为深入学习党的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提升思政育人实效,7月20日至2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骨干教师一行17人,远赴革命圣地延安,参加“弘扬延安精神,涵养高尚师德”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班。本次研修以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为特色,行程紧凑高效,教师们通过多维度沉浸式学习,汲取精神力量,强化育人担当。
深学理论固本强基,专题报告启智润心
理论清醒方能政治坚定,三场高水平报告为教师补足精神之钙。22日上午,教师们在《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恢宏党史中,系统把握党在延安时期扭转危局、奠基伟业的关键历程与宝贵经验。24日下午,教师们围绕《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与文化精髓》这一主题,共同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创新路径。25日下午,在压轴报告《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与启示》的学习中,教师们从厚重的历史积淀中汲取智慧,深刻思考如何将延安时期的宝贵经验转化为做好新时代铸魂育人工作的实践源泉,为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时代性和感召力提供了丰厚的历史镜鉴。
身临实景感悟伟力,现场教学入心化行
延安的山山峁峁皆为课堂,一孔孔窑洞都是教材。23-24日,教师们走进延安大学校史馆,杨家岭、枣园、凤凰山、王家坪等革命旧址,聆听《从延安走出来的红色教育家》《坚持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白求恩:高尚人格的典范》等现场教学课程。在七大会址中央大礼堂,教师们重温“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的铿锵誓言;在毛泽东旧居前,大家共同探讨“窑洞里的马克思主义”;在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深刻感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奋斗精神,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同频共振、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耦合。
|
|
追寻足迹丈量热土,步履铿锵初心如磐
追寻革命足迹,教师们以脚步丈量信仰高地,在圣地热土中淬炼初心。25日上午,教师们深入延川县梁家河,在知青旧居前开展《梁家河有大学问》的访谈教学,聆听老支书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村民艰苦奋斗、心系人民的往事,深刻感悟“把心贴近人民”的赤子情怀。行走在黄土地上,教师们于山峁沟壑间体悟使命担当,步履愈发坚定,初心愈加赤诚。
|
沉浸体验情感共鸣,红韵激荡精神升华
沉浸式体验成为情感共鸣的桥梁,推动精神境界升华。22日晚,教师们在学唱延安红色革命歌曲的激昂旋律中,重温革命年代的豪情壮志;23日晚,观看《延安保育院》情景剧时,革命先辈舍小家为大家、呕心沥血抚育革命后代的感人事迹,令在场教师热泪盈眶。歌声与泪水交织成最赤诚的师德情怀,使延安精神完成从认知到认同、再到自觉践行的升华。
精神滋养铸魂砺德,基因传承践行致远
为期七日的研修活动,是一次思想淬炼与师德升华之旅。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们在革命先辈奋斗过的热土中,深刻体悟了延安精神的永恒价值。大家一致表示,必将把沉甸甸的收获转化为立德树人的强大动力,将延安精神融入教学、研究与言行,以更坚定的信仰、更扎实的学识、更高尚的师德,肩负起塑造时代新人的神圣使命,让红色基因在青年学子心中深深扎根、代代相传。